8月27日,为期5天的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育集团2025年“1+3+1”暑期校本培训落下帷幕。从全员教师培训到分学科专题研修,从专家前沿引领到教师实作展示,这场精心策划的培训不仅填满了教师的“暑期充电时光”,更为集团新学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n专家领航:点燃专业成长 “强引擎”
\n“AI如何真正融入课堂?不是简单用技术替代板书,而是通过数据赋能教学精准化……”期间,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李可在兴涪校区以《AI驱动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跃迁路径探索》为题,结合实际课例拆解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法。台下教师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举起手机拍摄课件,遇到关键处还会互相交流心得,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张婷则带来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她以“游戏治疗”为切入点,通过模拟课堂互动场景,教老师们如何识别学生心理需求、化解情绪问题。“当孩子抗拒沟通时,一张画、一个小游戏可能比说教更有效。” 张婷的实操演示让在场教师频频点头,不少班主任当场用笔记本记录下互动技巧……
\n培训现场。
\n分学科培训阶段,各学科领域的“大咖”更是带来了“定制化”干货。重庆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咏梅为语文组教师深度解读《新课标落地的省域实践理念》,从“赛课优秀”到“常态优质”的转化路径,让老师们明晰了新课标落地的具体方向;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康世刚博士在数学组课堂上,以“项目式学习设计”为主题,引导教师分组设计数学实践方案,各组围绕“数学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大白纸上很快写满了思维导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况江陵则在美术组课堂上,手把手指导教师硬笔与毛笔书写技巧,墨香与纸韵在书法教室内交织。
\n培训现场。
\n现场,与会老师翻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语气里满是收获的喜悦。据统计,本次培训共邀请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等45位教育专家、一线名师,专家们以“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从“理念更新”到“能力提升”的桥梁。
\n聚力前行:谱写教育发展 “新篇章”
\n学科展示环节更是成为培训成果的“检验场”。数学组教师展示了五年级项目式学习设计方案,英语组教师围绕“单元育人框架”分享教学案例,体育组教师现场展示创新体能操编排,信息科技组教师则实操演示了AI软硬件的课堂应用……老师们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甚至能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这说明培训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
\n5天的培训虽已落幕,但教师们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启。此次暑期校本培训,不仅让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育集团教师在人工智能应用、新课标落地、作业设计、心理健康等方面实现了能力提升,更凝聚了集团各校区的教研力量,为“新卓越课堂建设”与“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n“接下来,我们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通过教研组研讨、校内公开课等形式,让优质教学方法在集团内推广,真正实现‘以培训促成长,以成长促教学’。”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党总支书记、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秦小林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学生”持续发力,努力为涪陵教育事业贡献“七校力量”。
\n文/孟锐
科元网-配资知名配资门户-配资网络炒股-网上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