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发现没有,中国有不少仿制自苏俄的武器设备,比如说轰-6、歼-11战机等,但却几乎没有仿制自美国的武器。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因为美国武器仿制起来太难了吗?
中国的轰-6
仿制高端武器不是容易事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仿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二是中国也没啥机会仿制美国武器。
在仿制战机上,中国仿制苏俄战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现在的“侧卫系战机”。
1995年时中国引进了苏-27战机的生产线以及相关技术授权,开始吸收苏-27的技术。
中国仿制的苏-27是歼-11A战机,到2008年时中国又推出了歼-11B型战机。
歼-11B就是一款用来苏-27战机壳子,但更换了更先进的航电系统的战机。
再后来到2011年我国歼-16完成首飞,并于2015年开始服役。
歼-16战机就是一款我国全面吸收了苏-27战机技术后,自行研制的一款国产战机了。
可以说在歼-11B服役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完全吸收掉苏-27战机的技术,不然就不会基本保留苏-27的外壳,只是更换它的航电设备了。
而歼-16战机的服役,则意味着我国基本吸收了苏-27的技术,可以将相关技术融会贯通了。
从1995年中国拿到苏-27战机的技术,到2011年歼-16战机首飞,期间经过了14年时间。
也就是说,中国消化吸收苏-27技术花了14年时间。这还是建立在中国获得了苏-27战机,以及拿到了全套苏-27战机技术资料的前提下。
如果当初中国只是买到了苏-27战机的成品,没有买到生产线和技术授权,那中国对苏-27进行技术测绘和逆向仿制,需要更长时间。
从中国引进苏俄侧卫,到研发出自己的侧卫这段经历,我们就不难发现“仿制别国战机”这件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中国在这件事上已经是一个做得很好的国家了,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国家能在这件事上和中国进行对比,那就是印度。
印度在2000年时从俄罗斯那获得了苏-30战机的生产线和技术授权,自己造了140架苏-30战机。
按照中国“14年时间吸收一款战机的速度”,印度在2014年时就该有自行研制的侧卫系战机首飞。
但是一直到现在,印度别说是吸收苏-30的技术了,就连完全让苏-30战机国产化都做不到。
时至今日,印度依旧在从俄罗斯进口苏-30的发动机、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以维持苏-30战机的维护。
复杂武器难以完成仿制,那中国现在没有仿制自美国的武器也很正常。
中国没什么机会仿制美国武器
至于第二点,中国也没有买到过什么先进的美国武器。
中国能仿制苏-27战机,能以苏-27为基础自行研制歼-16战机,是因为中国买到了苏-27战机。
但是中国在历史上可从来没买到过美国战机。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对中国展开了武器禁运,我国完全没办法获得美国战机。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美关系虽有缓和,中国也有买F-16和F-14战机的心思,但终究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到。
再到苏联解体,中美关系再度恶化,中国又买不到美国的武器了。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美国武器设备主要有黑鹰直升机、AN/TPQ-37炮兵雷达、LM-2500燃气轮机、陶式反坦克导弹这几款。
在黑鹰直升机方面,同时期中国还进口了法国超黄蜂直升机,我国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了仿制超黄蜂直升机,这就是我国现在的直-8直升机。
AN/TPQ-37炮兵雷达方面,我国吸收了该款设备的部分技术,但没有进行全面仿制。
后续随着中国在电子技术上的迅猛发展,我国也没有必要仿制该款设备了。
LM-2500燃气轮机中国仅仅买到了5台,后续中国将其中4台装到了052型驱逐舰上了,1台用于作为实验平台。
后续因为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暂停了对中国出口LM-2500燃气轮机。
再后来中国从乌克兰那买到了GT25000型燃气轮机和技术授权,通过对GT25000燃气轮机进行仿制,完成了燃气轮机的国产化。
至于陶式导弹,这是中国通过越南方面获得的武器。
那时候越南还没统一,北越在战场上缴获陶氏坦克后将其交给了中国进行研究,然后中国通过仿制陶氏坦克研制了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
所以能看出,有条件的话中国也会仿制美国武器。中国没有仿制过的美国武器,要么是中国没获得过实体,要么就是中国有其它的选择。
中国武器也开始被别国仿制
不过上世纪时中国军工体系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那时候中国还跟在别国后面走。
但到了现在中国军工系统也走到了世界前列,有了让美国跟在中国后面走的资格了。
这一点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驱逐舰。中国055大型驱逐舰非常成功,是公认的全球最强驱逐舰。
美国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项目失败后,也开始了摸着中国过河,仿造中国055大驱的思路制定了DDG(X)军舰项目,该款军舰也被成为“美国版055”。
后续到2024年12月时,还出现了中国六代机率先首飞的情况。而此时美国的六代机连原型机都还没造出来,还处于技术论证的阶段。
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的六代机将先于美国10~20年服役,届时美国免不了在六代机领域也摸着中国过河。
并且随着中国军工系统的继续发展,这样的情况还可能越来越常见。
【1】中国青年网·《酷似055的美国大驱,亮相了》
【2】看航空·《印度引进俄AL-31FP涡扇发动机情况回顾及分析》
【3】环球网·《俄媒曝光中国苏27及苏30战机国产化过程细节》
科元网-配资知名配资门户-配资网络炒股-网上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